帶科學理論走出象牙塔 中小學STEM教學顧問盧覺強廣撒知識種子



活學活用,深入淺出,一直是盧覺強的座右銘。近年他執教不同課程,例如出任最擅長的「交通意外重組訓練課程」導師,又成為中小學STEM教學顧問,希望透過小實驗,演繹艱深科學大理論,以啟發學童對科普的興趣,「希望撒下種子,傳承知識,訓練接班人。」香港未來朝創科中心方向發展,他希望青少年好好裝備自己,趕上大勢。成長於資源匱乏的年代,經歷當年科學知識普及不足,更令他堅持帶科學理論走出象牙塔,至今仍就交通意外出任專家證人,亦繼續接受媒體訪問,就不同議題提供意見,正為秉承這份初心。

記者:關英傑

盧覺強家中儲存70多輛玩具車,方便他因應不同類型的車輛進行意外重組。

盧覺強家中儲存70多輛玩具車,方便他因應不同類型的車輛進行意外重組。

盧覺強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的退休工程師,亦是本港有關交通意外的主要民間專家證人。過去兩年,他出任都會大學舉辦的「交通意外重組訓練課程」導師,希望傳授相關知識。提到課程,他興致勃勃,「已開兩班,每年一班,學員合共超過30人,反應不錯,希望繼續辦下去。」其學員有駕駛人士、律師、機械工程師,甚至警員,亦有人純為興趣而來。他指,過去不少市民於交通意外中被冤枉,更顯得相關訓練課程重要,開班是希望讓市民「長知識」和「防身」。同類課程在美國早已開辦,亦具專業資格,惟計及機票及住宿等高昂成本,極少港人到美國修讀。盧覺強則是憑豐富工程經驗,獲法庭採納為專家證人,過去30年處理近百宗交通意外的訴訟,近80%個案勝訴,被稱「港版伽利略」。

過去30年處理近百宗訴訟

他對這個稱號十分受落,解釋要重組交通意外,需要涉獵機械工程學、汽車工程學等學科知識,當中包括「能量守恆定律」及「牛頓定律」等,笑言自己活化了象牙塔的科學理論,將之應用到現實生活的交通意外上,將艱深理論化為深入淺出的專家報告,讓市民認識更多。交通意外不離衝燈、越綫和超速等,盧指每次都按「案情」援引不同科學理論加以分析,然後計算車速等證明真偽,「課本無教,要靈活變通。」

多年前港府推動STEM(科學、科技、工程及數學),藉動手做科學實驗,豐富學生學習經驗。這正正是盧覺強最擅長的,他指,自己最喜歡做「手作仔」,家中信手拈來的紙盒和膠樽都是他的實驗工具,強調把科學理論融入生活,變成易學又易懂的小實驗,較易令學生產生興趣,知識也更易「入腦」。

小實驗演繹大理論

盧現時出任多所中小學的STEM顧問,他透露早前曾為一所小學設計STEM教學活動,其中有作業是自製「斜坡步行馬」,借小勞作讓學童認識「重心移動」及「槓桿原理」兩項物理理論。說罷,他走進屋內取出木板及自製的發泡膠小馬,從假設為斜坡的木板上方放下小馬,實地解釋。據他所指,在活動首日他會到學校講解,之後由學生分組完成。在活動結束當日,他負責評分,若小馬能藉前後腳擺動順利步下斜坡便勝出,「不是所有組別都成功,但失敗亦不緊要,重點是同學親手做實驗,有助理解繁複理論,更希望藉此啟發他們對科研的興趣。」

他愈說愈興奮,談及向心力、離心力,特別是他熟悉的牛頓定律時,多次從家中取出不同自製工具,落力解說一番,特意取來多輛玩具車,模擬交通意外逐一演繹,令盧家小花園變成物理教室。

學徒奮鬥成院士 不吝向公眾講解

過去20多年,由交通意外、高空墮物事故,到中學入學面試題目,盧覺強都是傳媒必然尋找的專家學者。他指,自己成長於資源匱乏年代,深感那時科學知識普及不足,而基層市民為口奔馳,往往無暇再追求知識。他慶幸初中輟學當上船塢學徒,又半工讀進修工業專門學院(理工大學前身)的機械工程課程,其後「行船」及加入理大工作,並考取工程師專業資格,更成為英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院士,因此不吝嗇向公眾講解,希望借用科學理論幫助市民。

早前他又應傳媒邀請,就危險巴士座位作出評述,結果引起熱議。對批評,他不以為然,更以「相對論」回應,見招拆招,指每宗交通意外成因及車輛被撞擊的位置不同,每次意外中的安全或危險座位也會轉變,不能一概而論,當時論述只是因應設定情況而言。不過,他稱,以巴士交通意外而言,上層前兩排乘客一般最危險,因巴士重心位於中間,煞車時距離重心愈遠的位置,震盪力愈大,故車頭乘客較易受傷,「惟若巴士攔腰被其他車所撞,則輪到中間位置乘客較易受傷。」

香港劍指國際創新科技中心,去年《施政報告》也提出推動STEAM(科學、科技、工程、藝術及數學),以活動教學與專題式教學,讓學童主動吸收和應用知識。開課教學重組交通意外,到擔任中小學STEM顧問,執教不同課程的盧覺強說,「希望撒下種子,傳承知識,訓練接班人。」他也勉勵應屆文憑試考生,現時升學機會較多,若在考試不幸失手,仍可循其他途徑向理想進發。

盧覺強早年燒焊自製四輪單車,成為他與家人的玩具。

盧覺強早年燒焊自製四輪單車,成為他與家人的玩具。

手作科普工具成恩物 「伽利略爺爺」受兒孫歡迎

盧覺強育有3名子女,子女為他帶來3名孫兒,由當年燒焊自製四輪單車的「伽利略爸爸」,到今日晉身「伽利略爺爺」,他的手作科普工具一直是小孩的恩物。

他憶述,早前兩名孫女由澳洲回港,惟當日他要授課未能接機,不料孫女及女兒下機後直奔上課地點探班,帶來驚喜,令不苟言笑的他露出罕有笑容。翌日他安排孫女試玩「斜坡步行馬」,把紙盒一分為二製成斜台,又用廢紙摺成小馬,藉遊戲解說當中理論。

兩名孫女早前由澳洲返港,盧覺強教她們自製「斜坡步行馬」。

兩名孫女早前由澳洲返港,盧覺強教她們自製「斜坡步行馬」。

至於讀初中的男孫,日前到訪提問有關汽車引擎的原理,兩爺孫交流之際,「伽利略爺爺」即找來膠樽、雪條棍及粗飲管,自製一台簡化版引擎,親身為孫兒上物理課。

對於孫兒日後會否進修機械工程學的問題,盧覺強態度開放,強調現時灌輸相關知識,是希望給他們多點選擇,日後的路向由他們自行決定。

資料來源:星島頭條 2023-04-24